行业资讯

行业整体业绩企稳回升,重组整合效益不断凸显-pg电子竞技平台

2023-05-30 08:26:01  信息编号:k20230515632321  浏览次数:47


经历2022年下半年的业绩低谷后,钢铁行业经营态势逐渐企稳,并持续回升。


“一季度,市场需求有所改善,经济运行开局良好,下游行业用钢需求总体企稳,钢铁产量、粗钢表现消费量均同比增长,行业效益逐月回升。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唐祖君在日前举行的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信息发布会上表示。


一季度我国钢铁行业运行特点显示,钢铁产量同比上升,市场需求有所改善。

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我国粗钢产量26156万吨,同比增长6.1%;生铁产量21983万吨,同比增长7.6%;钢材产量33259万吨,同比增长5.8%。

一季度,折合粗钢表观消费量为24342万吨,同比增长1.9%;重点企业各月钢材库存均高于去年同期,供给强度高于消费增长。


钢材出口同比增长,进口同比大幅下降。

据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累计出口钢材2008万吨,同比增长53.2%,出口均价1254美元/吨,同比下降10.8%;累计进口钢材191万吨,同比减少40.5%,进口均价1713美元/吨,同比上升15.2%。

钢材价格降幅较大,原燃料价格降幅较小。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一季度,中国钢材价格指数平均值为117.32点,同比下降13.68%;重点钢铁企业炼焦煤平均采购成本同比下降4.70%;一季度普氏62%铁矿石指数为127.06美元/吨,折合人民币价格同比下降9.13%。


行业效益逐月回升,同比降幅依然较大。

据钢协统计,1月份至3月份,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利润总额分别为25.45亿元、28.59亿元、103.25亿元,亏损面逐月收窄。

一季度,重点统计钢铁企业营业收入15545亿元,同比增长2.24%;营业成本14663亿元,同比增长5.90%,比收入增幅大3.66个百分点;利润总额159.68亿元,同比下降71.49%;销售利润率1.03%,同比下降2.65%。


坚持绿色低碳发展,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据钢协统计,一季度,会员钢铁企业外排废水总量同比下降16.3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同比下降22.30%,氨氮排放量同比下降12.16%,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下降15.75%,吨钢耗新水量同比下降6.0%。


当前,钢铁行业依然面临钢铁供给强度高于消费增长、企业库存同比上升,行业利润下降明显、应收账款增长较快,钢材价格跌幅较大、原燃料价格仍保持相对高位的困难与挑战。


重组整合效益不断凸显
为解决行业内的产能过剩压力大、产业安全保障能力不足和产业集中度偏低等问题,重组整合已成为钢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就在不久前,鞍钢集团与凌钢集团的重组也取得新的进展。

鞍钢集团已与朝阳市国资委签署股权转让协议,朝阳市国资委拟将其持有的凌钢集团49%股权转让给鞍钢集团。

而随着近年行业整合的不断推进,所带来的发展效能也在逐渐显现。


“从粗钢产量来看,2022年重点钢企粗钢产量占行业总产量的80.5%;从营业收入数据来看,2022年重点钢企营业收入占行业总营业收入的75.6%;从销售利润率来看,2022年重点钢企销售利润率高出整体行业1.1个百分点;从利润数据来看,2022年重点钢企利润总额远高出行业整体水平。

其中钢企龙头中国宝武去年利润总额占到了重点钢企利润总额的31.8%,湖南钢铁集团利润总额占重点钢企利润总额的15.3%。

”葛昕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中国宝武和湖南钢铁集团2022年利润总和在重点钢企利润总额中占比47.1%,这也表明国内钢铁行业兼并重组的效应正在深度发酵,八成的产量实现了七成的营收,更实现了钢企利润的明显提升。


此外,从吨钢利润数据来看,2022年钢铁行业整体吨钢利润仅在五十元左右,而重点钢企的吨钢利润为百元左右。

葛昕认为,这也表明在钢材市场大幅波动的环境中,大中型钢铁企业的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同时也表明近年钢企针对下游需求变化而进行的产品结构调整正在发挥着有效作用。


“大力推进联合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

”唐祖君副会长在日前召开的一季度信息发布会上也表示,钢铁企业联合重组不仅有利于优化产业布局、减少同质化竞争、提高对上下游的议价能力,也有利于整合技术研发体系,促进技术装备升级和产品结构优化,提高企业运行效率和效益,弱化周期性不利影响。

要推动建立钢铁行业全国统一大市场,打破区域垄断,破除阻碍重组的体制机制障碍。

张树伟认为,如果行业间的并购重组能够取得1 1>2的效果,是理想的。


“钢铁行业要协同推动关键技术产品创新,努力提升行业智能制造水平,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唐祖军表示,钢铁行业要探索、试点共性技术研发机制,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卡脖子”钢铁材料和核心技术;开展钢铁企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突破一批智能制造关键共性技术,打造一批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面对原燃材料价格的高位运行,以及绿色、低碳投入的不断增加,钢铁企业应继续深化对标挖潜,不断增强抗风险能力,努力保持经济效益稳定。


来源:光明网,证券日报,矿业汇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导航

环保设备网 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所有 ©2017

皖icp备202001986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