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环保

行业利润由降转增 ,火电扭亏潮来临,业绩回暖是否具备持续性?-pg电子竞技平台

2022-11-02 16:09:43  信息编号:k225873  浏览次数:62

受用电需求增长、煤炭价格涨幅回落等因素带动,电力整个行业扭亏了。随着三季报预告的不断发布,在过去一年因亏损而备受关注的火电企业们也在三季度的表现让人倍感意外,多数企业的营收实现扭亏转盈。


1、电力行业 扭亏了!




10月27日,国家统计局工业司高级统计师朱虹解读1—9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时表示,电力行业受用电需求增长、煤炭价格涨幅回落等因素带动,利润同比增长11.4%,扭转了持续一年多的下降局面。




1—9月份,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利润同比增长4.9%,今年以来首次由降转增,拉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1—8月份回升0.6个百分点。其中,电力行业受用电需求增长、煤炭价格涨幅回落等因素带动,利润同比增长11.4%,扭转了持续一年多的下降局面。




2、火电三季报营收喜人




ipg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对记者表示:“火电企业们三季度普遍业绩表现不错,这主要是由于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建立以后电价上涨所致。在煤电价格联动机制实施以后,煤炭价格上涨对火电企业的影响确实明显下降,再加上企业运营水平的不断提升,煤炭价格上涨对火电企业的影响自然也就越来越小了。”




火电企业的三季报表现令人欣喜。




以10月17日发布的内蒙华电三季度业绩快报为例,内蒙华电前三季度的营业利润为22.16亿元,涨幅达到1333.53%。不仅是内蒙华电,建投能源在其业绩预告中“预计的经营业绩”一项的结果写成“扭亏为盈”,摆脱了自2021年半年业绩预告以来一直出现的“亏损”、“预计净利润为负值”与“同向下降”等字眼。此外,甘肃电投、皖能电力等大型火电上市企业也纷纷发布业绩快报官宣告捷。




如果电价上涨是火电企业扭亏转盈的关键,那这些火电企业的电价究竟涨了多少?同样以内蒙华电为例,内蒙华电2022年前三季度市场化交易电量412.25亿千瓦时,占上网电量比例为96.33%。平均售电单价为367.91元/千千瓦时(不含税),同比上涨81.43元/千千瓦时(不含税),同比增长28.42%。




火电中的龙头华能国际在前三季度市场化交易电量比例为 88.84%,比去年同期增长 28.85%。在中国境内的各运行电厂平均上网结算电价则达到507.01元/兆瓦时,同比上升 21.32%。




这样的业绩对去年的火电企业而言是难以想象的。




3、火电企业为何能业绩反转?




首先从收入端看,今年夏天全国多地持续极端性高温,三季度用电量需求大增,而水电出力不足,促使火电利用率大幅提高,火电企业营收明显改善。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1-9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49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7-8月全国火电发电量的同比增速分别达5.3%和14.8%。




发电量增长的同时,上网电价同比亦明显提升。以国投电力为例,据透露,2022年1-9月,该公司境内控股企业平均上网电价0.35元/千瓦时,同比增长10.1%。




在成本端,受益于煤炭中长期协议改换签推进及履约强化带来的结构性降本,利好火力发电企业盈利提升。同时,电力市场化的推进,燃煤上网电价开放,也助力火电企业盈利修复。




当然了,若单从业绩增速看,今年前三季度火电企业净利实现大幅上涨,与去年业绩基数较低也有一定的关系。




4、业绩回暖是否具备持续性?




过去这些年,在电力领域,风电、光伏、水电等可再生能源备受市场青睐,火电则被视为终将被淘汰的“旧能源”。




但从装机容量上看,火电依然承担着“压舱石”的角色。截至2021年12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3.8亿千瓦,同比增长7.9%。其中,火电装机容量12.97亿千瓦,占比54.6%,仍超过一半。




展望后市,多机构表示,考虑“迎峰度冬”关键时期的到来,用电需求或进一步增加,看好火电企业后续业绩表现。




中泰证券认为,第四季度电力供应偏紧状况难改善,该季度是传统的枯水期、水电出力较少,火电“基石”角色必将发挥更大作用,火电盈利逻辑清晰,更多优质资产势必带来更多业绩增量,估值理应得到重估和重视。




天风证券也表示看好火电板块价值有望迎来重估,建议关注国电电力、华电国际、华能国际、大唐发电、内蒙华电、建投能源等标的。




另值得关注的是,在新能源大趋势下,部分火电企业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发力新能源业务,并已取得一定的成效。




例如,广州发展前三季度预盈11.6亿元-12.9亿元,同比增长56%-74%。对于业绩增长的原因,该公司表示,公司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装机规模增加,新能源业务利润增加;公司着力降本增效,成本费用控制较好。




建投能源也表示,根据公司“十四五”规划,公司将顺应能源产业绿色低碳发展趋势,积极优化调整业务结构,通过自建与并购等多种途径扩大可再生能源业务规模,积极推动公司绿色转型升级。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导航

环保设备网 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所有 ©2017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