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1-02 16:37:47 信息编号:k225852 浏览次数:94
“新材料之王”碳纤维应用场景广泛,如风能、太阳能、高铁动车、飞机部件等。碳纤维国产化使得碳纤维在新能源等下游市场应用逐渐爆发, 随着碳纤维应用率的不断提升,相关行业将迎来长跨度的高景气阶段,有力助推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和相关产业结构调整。行业整体向好,那么企业如何?
一、外柔内刚的碳纤维
碳纤维是指含碳量在 90%以上的无机高分子材料,用聚丙烯腈(沥青或粘胶)等做原料, 经过高温氧化、碳化等环节而生成,是目前高性能纤维中具有最高的比强度、比模量的 纤维,且耐高温也是最好的,主要应用在军工和工业等领域。
碳纤维的分类标准有很多,目前分类标准主要有:原丝种类、丝束规格和力学性能。 按原丝种类可以将碳纤维分为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粘胶基碳纤 维三大类。其中,pan 基碳纤维成品品质优异、力学性能优良,且相比于另外两种碳纤 维工艺难度更低,是最主要的碳纤维品种,目前已成为主流,产量占比超 90%;而沥青 基碳纤维原料调制复杂,产品性能较低,粘胶基碳纤维技术难度大,成本高,两者产量 均较小。 按丝束规格可以将碳纤维分为小丝束和大丝束。早期小丝束碳纤维以 1k、3k、6k 为主, 逐渐发展出 12k 和 24k,其生产工艺难度大,价格较高,但性能优异,主要应用于军工、 航空航天领域;大丝束碳纤维通常指 48k 以上的碳纤维,包括 48k、60k、80k 等,其 生产成本低,性价比高,主要应用于工业领域。
按力学性能可以将碳纤维分为高强型、高强中模型、高模型和高强高模型等。由于行业 内没有统一的标准来划分碳纤维型号,而日本东丽长期处于行业龙头地位,因此其产品 型号具有相对通用性,而我国现行的碳纤维标准型号也逐步追赶上日本东丽。
碳纤维已成为理想的轻量化材料。碳纤维具有出色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模量高, 弹性模量在 230gpa 以上;强度比钢大,抗拉强度在 3500mpa 以上;密度比钢低,是钢 的 1/4,同时具有耐腐蚀、耐高温、导电性能优和导热系数大等特点。
碳纤维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主要应用在航空航天、风电叶片、体育休闲、压力容器、 碳/碳复合材料、交通建设等领域,并在不同领域碳纤维的使用类型也有所差异。当前全 球小丝束碳纤维行业标准制定权和定价权牢牢掌握在美国、日本企业手中,并且因其用 途的敏感性,国外在小丝束碳纤维出口方面实施严格管制,我国军用领域的突破发展受 到影响。
二、下游延伸,竞争加剧
近日,国内碳纤维龙头中复神鹰(688295)、光威复材(300699)陆续发布了三季度报。很有意思,前者营收、净利双双翻倍。而后者归母净利润仅增长21%,且营收同比下滑1.14%。
不过,不同于中复神鹰,碳纤维收入占比高达99%。对光威而言,碳纤维及织物收入只占60%。
光威复材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是碳梁,2022年上半年营收占比达24.42%。只是这项业务,似乎也遇到了一些不利因素。
碳梁是一种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用在风电叶片上,帮助风电叶片增强质量,同时又能减轻重量。
碳梁虽好,却并没有得到普及。其中一个原因,就是专利。
将碳纤维板应用在风电叶片上的工艺专利,掌握在全球风电整机巨头——维斯塔斯(veatas)手里。2021年,维斯塔斯的风电碳纤维用量,约占全部用量的3/4。
而光威复材的碳梁产品,就是主要供给维斯塔斯的。
过去,光威复材抱着维斯塔斯这条大腿,将碳梁业务发展成了公司的重要支撑。
而现在,出现了一个新情况。今年7月19日,维斯塔斯碳梁专利保护期到期。这就意味着,其他风电叶片厂商,也可以推出碳梁工艺制造的风电叶片。
鉴于此,有观点认为,碳梁的下游市场将随之扩大,光威复材的碳梁业务,将迎来重大利好。但事实,果真如此吗?
碳梁在风电领域应用的关键不是专利问题,而是成本问题。
换言之,专利放开后,碳梁风电叶片也未必会出现想象中的井喷式发展。
即便碳梁需求增加,光威复材也未必能够从中受益。
以往,光威复材只服务,或者说主要服务维斯塔斯,它的碳梁都是为维斯塔斯配套提供的标品。那么,当新的风电整机厂涌入后,光威的标品是否能够适用新客户?若要满足不同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又是否会失去规模效应,降低生产效率,推高生产成本?
另外,维斯塔斯专利到期后,生产碳梁的厂家也会增加。这就意味着,碳梁这项生意,竞争也会随之加剧。
那么对于以往抱大腿的光威而言,市场是会扩大,还是被瓜分?竞争之下,毛利率是会增加,还是降低?
维斯塔斯专利到期,对于光威的第二大主业,究竟是利,还是弊大于利?
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综上来看,碳纤维由于质量轻、强度高等特性,在军品和民品领域都占据重要地位。
军品方面,光威复材以往优势明显。但是定型纤维产品价格连降,光威复材的高毛利率,存在下调的风险。
民品方面,如今风电叶片是碳纤维需求的增量主力,但成本是关键问题。成本控制取决于规模。很明显,相较于中复神鹰,光威复材并不具备这个优势。
除碳纤维材料外,光威复材将产业链进一步向下游延伸,风电碳梁已成为第二大主业。
虽然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但是碳梁业务同样不具备成本优势。因为其碳梁的原材料碳纤维,是以外购为主。
如今随着维斯塔斯专利到期,碳梁竞争加剧。届时八仙过海,不知光威复材,如何显出神通?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2-11-02 16:54
2022-11-02 16:37
2022-11-02 16:09
2022-11-02 16:03
2022-11-02 14:46
2022-11-02 14:44
2022-11-02 14:43
2022-11-02 14:13
|导航
环保设备网 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所有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