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5 13:22:01 信息编号:k223779 浏览次数:122
“十四五”期间,中国及全球对于锂的需求将大幅度增长,预计世界锂的产量与消费量每年的增速约30%。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对锂的需求增量将持续增长,不排除某阶段会出现“跳跃式”增长,消费类锂电池增长稳定。
一、全球能源结构升级,锂电需求持续高增
锂终端消费主要可分为传统领域消费及锂电池两部分,其中传统领域应用主要包括玻璃陶瓷、润滑脂及制冷液等,锂电终 端主要包括动力电池、储能锂电池及 3c 消费电池等。具体来看,2021 年锂终端消费仍以新能源汽车为主,整体占比超 60%,储能占比约 4%,传统行业占比约17%,随着锂电池应用增速进一步提升,预计锂传统行业应用占比将进一步缩 小,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应用逐步提升。 在全球碳中和背景下,能源结构转型是必由之路,新能源汽车及储能发展是提升清洁能源占比,减少碳排放的重要路径, 锂作为优质能量载体,应用于电池材料可有效提升电池的比容量和能量转换率,因此在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等应用场景具 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1 动力端:新能源车渗透率拐点已至,动力电池有望持续高增速
近年来随着全球各国碳排放政策趋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驱动逐步加强,购车政策补贴、税收减免、碳排放监管等多 方面产业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快速增长。欧盟要求新车和货车的排放量从 2030 年开始下降 65%,从 2035 年开始下降 100%,以推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美国总统拜登于 2021 年 8 月签署政令,设定到 2030 年零排放汽车销量占新 车总销量 50%的目标;今年 8月,美国加利福尼亚州计划在 2026年将零排放汽车销量占比提升至 35%,在2030年提升至 68%,2035 年全面禁售燃油汽车。
我国持续推进新能源车推广应用。2017 年初,发改委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确定了新能源汽 车产业发展 14 个子方向,同年国家工信部等四部委发布《促进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发展行动方案》,规划了汽车动力电池行 业发展目标,此后相关政策措施陆续出台落地,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
全球政策推动下,新能源汽车销量实现高速增长,2021年全球销量超650万辆,2017年-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 53.7%, 其中欧洲国家是海外销量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德国、意大利等年均复合增长率均超 100%。我国 2021 年新能源汽车销量超 330 万辆,全球占比超 50%,渗透率快速提升至 13.4%。
随着技术升级和产品丰富度提升,我国新能源汽车已经由最初的政策驱动逐步转变为市场驱动,德法等部分欧洲国家则继 续加码电动车补贴力度以加速渗透率提升。总体来看,全球新能源车在政策推动及技术升级双重提振下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2 储能端:能源革命正当时,电化学储能大有可为
碳中和背景下,储能是实现能源革新的重要路径之一,近年来各国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加速储能行业发展进程,欧盟于 22 年 5 月明确了“repowereu”能源计划,计划逐步摆脱对俄化石燃料的依赖,实现 2030 年将可再生能源比重从 40%提高至 45%。我国早在 2014 年起就将储能作为“推进能源科技创新”的 9 个重点创新领域之一,2021 年进一步规划了储能产业 的发展路线及目标,此后陆续出台储能行业管理规范及实施方案。
据 cnesa,截止 2021 年底,全球已投运电力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 209.4gw,新型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达 25.4gw,同 比增长 67.7%,占比提升至 12.2%,主要以电化学储能方式为主。相对于传统抽水储能方式,电化学储能具有容量大,灵 活性强等优势,其中锂离子电池由于能量密度高,循环性能好,倍率性能强等优势发展迅猛,成为最具潜力的电化学储能 方式之一,2021 年市场份额已超 90%。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规划,2025 年我国将实现新型储能装 机规模 30gw 以上,据 cnesa 保守估测,2026年我国新型储能装机累计规模将达到48.5gw,对应 2022-2026 cagr为 53.5%。锂离子电池凭借其优越性能,或将持续作为增长引擎推动新型储能的快速增长。
二、供需偏紧支撑锂价高位,资源瓶颈下产业利润上移
我们认为未来 1-2 年内锂资源或持续偏紧格局,锂价仍将保持高位。同时资源端的瓶颈效应将持续提升上游环节的议价能 力,矿冶利润分布或将进一步向原料端倾斜。此外,包销模式的大范围应用意味着小规模散单市场对全行业供需基本面的 代表性提升,锂价向上弹性进一步增强。
1 需求持续高增,偏紧格局持续
未来 1-2 年内锂资源供应弹性仍小于需求端,供需紧缺格局或将持续。供应端来看,2022 年全球锂资源增量仍主要由澳洲 项目 greenbushes、ngungaju 及 mt marion 等扩产及复产产能贡献,2023 年之后主要由绿地项目投产贡献主要增量。节 奏上来看,近期扩产及复产项目由于生产条件较为完备,建设周期相对较短,因此增量释放确定性较高;海外部分远期绿 地产能可能受到当地政策、环境、劳工问题及尾部疫情等多种变量影响,建设节奏或不及预期,投产兑现确定性相对较低, 因此远期锂资源增量一定程度或不及预期。 需求方面,受全球能源结构转型政策指引,全球新能源车及电化学储能终端将长期保持高速增长。我国新能源车已逐步完 成市场驱动的转化,技术升级及产品优化将持续保障市场规模维持高增速水平;欧美市场燃油车禁售及补贴政策将持续推 动新能源车替换进程。电化学储能开启产业规模化新阶段,未来技术水平提升及产业体系完善将进一步打开锂电储能空间。 锂电需求或将长期维持高速增长态势。
2 资源瓶颈下产业链利润逐步上移
具体来看,锂盐供应缺口主要来自上下游新增产能释放弹性不匹配,锂矿产能释放周期显著长于加工冶炼环节。锂矿勘探 到产出一般需要 8-9年,从设计开采到交付产品也需要3年左右的时间。冶炼端扩产周期约 1-2年,相对于锂矿供应弹性更 强,对终端需求的高增速能相对较快进行响应,因此供应瓶颈进一步集中于上游资源端。 在高锂价刺激下,近年来锂盐产能快速释放,2019-2022 年碳酸锂产能 cagr 达 9.5%,氢氧化锂产能达 21.7%,锂盐毛 利率逐步提升,2022 年一季度攀升至 71%,受制于原料紧张,开工率则均维持在较低水平,碳酸锂总体未达到 80%, 2022年初一度走低至 43.9%,氢氧化锂则始终处于 60%以下,高利润背景下锂盐产能开工率维持低位凸显了上游资源不足 态势。
碳酸锂与锂矿价格涨势对比印证了本轮需求扩张周期中锂供需瓶颈由锂盐逐步向矿端转移的过程。2021 年初,受终端需求 提振,锂盐供需缺口放大,碳酸锂开启上涨行情,锂矿价格跟随涨势。3季度开始在价格加速上涨背景下,碳酸锂现开工率 与厂库库存同步下降态势,原料端短缺矛盾逐步凸显,矿价格同比增速向上修复,四季度碳酸锂整体开工率始终处于低位 水平,锂精矿价格维持高速上涨态势。
随着资源端瓶颈凸显,产业链利润逐步上移。除矿石成本外,碳酸锂生产成本另包括辅材及能耗部分,具体来看,单吨碳 酸锂生产消耗 8 吨 6%li2o 品位锂矿、1.7 吨纯碱及 2.4 吨硫酸,能耗方面主要包括电耗及煤耗两部分。以 smm 锂精矿价 格计(6%li2o 品位 cif 中国),2021 年以来,锂精矿利润占比显著提升,由2021 年 q1的 10%水平上升至 2022年q2约 50%,以 pilbara 8 月 2 日第八次锂精矿拍卖价格 6350 美元/吨计,矿端利润占比进一步上升至 83%。
整体来看,在终端需求保持高增速趋势下,锂盐产能相较于资源端响应速度快,供应弹性更强,供需调节在产业链上下游 中相对灵活;上游资源端受制于产能释放周期长、资源不确定性强以及政策风险等因素仍为产业链增长的瓶颈环节,利润 空间上移以刺激锂资源加速释放是当前紧缺格局下的自然趋势,精矿利润或在未来一段时间内长期维持高占比水平。
3 包销模式放大现货供需矛盾
随着资源端受制于供应弹性瓶颈效应日益凸显,长单协议以提前锁定原料供应的优势成为锂上游的主要销售模式,2021 年 锂精矿包销产量占总体海外锂精矿供应超 90%,pilbara 的散单拍卖量成为海外锂矿散单的最大供应来源。除此之外,远期 锂资源量也多以收购、参股以及包销的形式被提前锁定,其中刚果金 manono、澳大利亚 kathleen valley 等大型矿山投产 前包销协议量占比已超 50%。
在锂矿上下游绑定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下,远期已签订长协的精矿供应增长对于散单市场来说并非是有效增长,散单供应 量代表了市场可流通供应。因此紧缺格局下,未有原料长单保供的冶炼企业所处的精矿市场规模进一步缩小,现货的供需 矛盾被放大,市场“价格发现”的有效性降低,价格弹性进一步放大。
4 供需偏紧叠加利润上移,看好锂价持续性
未来 1-2 年内,碳酸锂平衡或仍维持偏紧状态,锂盐价格预计仍将维持高位;同时随着高成本项目产能陆续释放,精矿价 格理论区间下沿逐步抬升。因此在锂紧平衡叠加资源瓶颈格局下,锂价提升,上游利润增厚是市场自发调节供需格局的必 由路径;高成本产能释放,上游成本抬升推高锂价支撑是边际供应提升,响应高增速需求的自然结果。此正反馈过程的终 止需要锂供需呈现一定程度过剩格局,但在目前需求持续高增,远期海外绿地项目投产或不及预期下,全球锂资源预计仍将维持紧缺状态。
三、现在锂业还能上车吗?
对于原材料行业,价和量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价格
我们先从国内市场近期的价格看看,根据上海有色网8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碳酸锂现货报价再度上行,国产工业零级碳酸锂现货报价上涨2500元/吨,均价为46.1万元/吨;电池级碳酸锂报价也上涨1000元,均价为47.7万元/吨,创下了3个多月的新高。上涨趋势依旧不变,即便在高位,价格也非常坚挺。原因方面,碳酸锂供应端因原料供应紧缺,短期内无法缓解供应链的需求导致的,加上部分碳酸锂厂家因为限电,开工率不及预期,导致多家锂盐厂家报价均有不同程度的上涨。短期而言,锂矿这样的上游原材料企业直接受益于价格上涨。
增量
看完价的维度,那么从长期维度看,这个行业还有增量吗?以大家最熟悉的新能源车视角分析,国内方面,根据中汽协数据,7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61.7万辆和59.3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47.2万辆和4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倍和1.1倍。在这样的电动汽车更换潮下,市场渗透率自然有进一步深入的趋势,作为电池原料最核心的锂自然最先受益,随着7月新能源车的产销高增,下游消费旺盛的氛围下,锂盐需求也将持续提升,供不应求或将继续演进,有望支撑锂盐价格继续上涨。时代的宠儿就是那么风光,总是景气不断。
消息方面,国外最近也有一些动作,比如美国8月12日正式通过《2022年通胀削减法案》。
据中金公司数据,该法案将提供3690亿美元将用于能源和气候变化事务,目标2030年将碳排放量减少40%;并且电动汽车税收抵免将继续推进,二手电动汽车最高减免额可达4000美元,新电动汽车减免额最高可达7500美元。
据中泰证券的研究数据分析,美国当前电动车渗透率仅7%左右,如果政策推出后能复制欧洲2020年电动车市场的走势,未来两年,市场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至20%左右,这个万亿级别空间增量,核心受益的锂电能不稳嘛。
由此可见目前新能源金属还在量价双增的高景气的趋势中,需求量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仍有望呈现爆发式的增长,尽管近期波动加大,未来仍然还是重要的战略资源。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022-11-03 10:07
2022-11-02 17:13
2022-11-02 16:41
2022-10-28 14:36
2022-10-26 15:47
2022-09-20 10:26
2022-09-15 18:44
2022-09-15 13:22
|导航
环保设备网 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所有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