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

硅片、硅料价格双降,中下游企业迎来曙光,竞争或将围绕非硅优势展开-pg电子竞技平台

2022-12-24 13:13:03  信息编号:k226325  浏览次数:29

光伏行业两年的高硅料周期叠加高资本开支周期已经进入拐点。




过去两年的价格上行周期及资本开支周期让行业的主要矛盾集中在供应链策略,谁拿到短期资源谁享受红利,谁囤积产品、长周期运营谁享受价差。




硅料、硅片价格下跌




根据华福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11月第四周的硅料成交均价由303元/kg下降至302元/kg,环比降幅0.3%。虽然只是小幅下调,但却是近两年来持续上涨居高不下的硅料价格首次出现下跌的情况。




硅片巨头隆基绿能和tcl中环也纷纷下调了硅片价格。其中,隆基绿能单晶硅片p型m10 155μm厚度(182/247mm)报价为7.42元/片,较10月24日下降0.12元/片;单晶硅片p型m6 155μm厚度(166/223mm)报价为6.24元/片,厚度相较10月份有所降低,价格下跌了0.09元/片。




tcl中环11月27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50μm厚度p型210硅片报价为9.30元/片,150μm厚度p型182硅片的报价为7.05元/片,较10月31日报价分别下调0.43元/片和0.33元/片;150μm厚度n型210硅片的报价为9.86元/片,150μm厚度n型182硅片的报价为7.54元/片,分别较10月31日报价下调0.46元/片、0.36元/片。




实际上,虽然硅料和硅片的价格都在下跌,但导致它们下跌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对于硅片来说,硅片与电池片的供应错位是导致其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2021年的电池片效益不佳,并且处于技术转型期,其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导致电池片的生产速度较为缓慢。而硅片的供给速度高于电池片的供给速度,因此硅片出现供应过剩的情况,从而导致了其价格的下跌。而对于硅料来说,产能释放促使硅料价格下降,劣质料例如珊瑚料的价格走跌,但优质料的价格依旧坚挺,相比硅片,其降幅有限。”史真伟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




此外,在硅料瓶颈解除的背景下,2023年硅料价格大概率将逐步下降。史真伟补充道,硅价经过一轮大幅下跌后,市场不论是出于情绪也好还是成本因素的考虑,预计硅片价格短期内会较为稳定,但整体从长期的发展来看,硅片价格还是会呈现出大幅降价的趋势。




硅片或将面临过剩压力




记者了解到,进入2022年,由于原材料涨价、工厂停工检修以及疫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硅料依旧延续了2021年供应紧张的局面。但从2022年第四季度开始,硅料产能释放。川财证券的研报数据显示,硅料方面,2023年硅料整体供应充足,根据集邦咨询统计,预计硅料全年供给约134.1万吨,投产时间集中在2022年底至2023年上半年,实际增量贡献将集中在2023h2。假设按硅耗 2.5g/w、容配比1.25计算,2023年硅料可支撑装机量约429gw,硅料整体供应充足。




硅片方面,记者从川财证券研报中了解到,2022年开始硅片环节产能迅速扩张,预计到2022年底硅片企业的理论产能合计将超400gw,假设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30gw,按照1:1.25 的容配比计算,对应硅片需求约288gw左右,硅片产能或将面临过剩压力。




而随着硅料产能释放,2023年硅片企业将进入新一轮扩产周期,以隆基、tcl中环为代表的头部企业利用其规模优势不断扩产,叠加新玩家和二线企业等产能也会持续扩张,硅片供给稀缺性将有所下降,硅片行业的竞争局面或有分散趋势,硅片环节盈利或有一定承压。但考虑到2023年高纯石英砂紧缺的态势较为确定,有望对硅片的实际产出形成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或缓解硅片竞争格局的恶化,预计硅片环节盈利下滑的幅度相对有限。




光伏上游产品有走跌预期




四季度是传统的光伏装机旺季,为何却在当下迎来了上游硅片价格下跌的走势?对此,有私募基金经理何山石对记者说道:“目前光伏产业的确是装机旺季,需求方面问题不大,硅片价格的下跌主要还是上游原材料成本的回落,除了供需以外,硅片的价格波动跟随原材料价格的涨跌,一般硅片商家均有一定硅料库存,随着硅料产能提升价格出现下行苗头,硅片一般会率先降价去库存。”




何山石分析道,目前从产业链上看,上游硅料价格已经出现拐点,进入下行通道的概率较大。对于光伏行业中下游来说,随着上游价格回落,下游的确可以缓解利润方面的压力。




对于后市价格走势,何山石也根据当前数据给出了预测。“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预测,到2022年底,国内多晶硅产能将达到120.3万吨,全年预计产量为82万吨,假设今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230gw,硅料产能或在2023年面临过剩压力,按照硅料的扩产节奏,全产业链合理的价格区间可能需要等到2023年下半年。”何山石说。




“价格是供需的反映,硅片报价持续走低意味着一方面硅料供给增量,供需矛盾逐步弥合。另一方面,部分厂商可能存在前期硅片堆积情况。”上述产业分析师对记者表示,“同时,二线硅料厂出现了议价空间,也充分说明硅料产能已不再那么紧缺。”




该分析师表示,硅片经历此轮龙头企业带头降价后,考虑成本因素以及市场情绪,硅片价格短期将以稳为主。但长期来看,硅片供应过剩问题仍然存在,企业在仍有一定利润的情况下开工率难有明显下降,叠加后期硅料价格的走跌预期,硅片价格仍将处于下行通道中。




竞争将围绕非硅优势展开




高价硅料让硅片成本结构中非硅成本权重由55%下降到10%左右,电池、组件环节变化方向是一致的。显然非硅领先优势权重被稀释殆尽,薄片化、细线化、使用参杂料回收料等硅成本相关技术的作用凸现,客观上也使得更适应薄片的n型电池技术优势放大、非硅劣势缩小从而加速活跃。




随着坚持高周转低库存策略熬过涨价周期的中环战略性打响降价第一枪,行业快速进入去库存周期,硅片及以下环节在快速降价期内担忧库存减值及拿货后进一步降价带来减值纷纷选择观望,导致成交清淡、产业链价格迅速下探。




与涨价周期不同,长运营周期的香饽饽成了烫手山芋,原料从进场开始到成品出货的每一天可能都在经历贬值。而随着硅料价格快速回归工业品本质,产品成本结构中硅成本占比即将快速回归到较低水平,其实硅片回归到百分之五十附近、电池组件更低。




随之而来的,23年开始,硅片端晶体更大单炉产出带来的生产效率提升、切片良率提高带来的单公斤出片数量优势、更高质量硅片带动电池良率的提升、大尺寸带来的通量效应降低生产成本、高运营快周转能力带来的低减值风险、银等贵金属用量减少对电池成本的影响、叠瓦技术带来高密度封装的性价比、电池效率提升对投资回报率影响的敏感度等非硅因素都会随着非硅因子权重放大而凸显其重要性。而细线化、薄片化等含硅因子的作用尽管仍在但将出现一定程度钝化。




无论如何,告别拥硅为王,是行业进一步良性发展的重大契机。硅料价格的回归,是光伏需求爆发的重大利好。




这个时候,要少谈一点利润截流(特别是很多券商仍是这种互相博弈视角看一个技术快速变化的行业),多谈一点价值创造。




因为利润从来不是截流而来的是你的差异化的竞争优势创造出来的,没有差异化壁垒的所谓利润必将是水中月、镜中花。




这个时候,要少关注短期的订单真空,因为这些都是让将来爆发更多订单的必由之路。




给短期的因子少一些权重,给长期的根本性的因子多一些权重,因为真正让你赚钱的、决定企业价值的是更长期更本源性的因子。




在重重迷雾的背后,太阳正照常升起。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导航

环保设备网 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所有 ©2017

皖icp备2020019861号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