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0 15:03:29 信息编号:k228551 浏览次数:68
耕地保护是国之大者。近几年,粮食安全、耕地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国家重视和全社会关注,各级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也越来越严格、越来越有力。
很多人都认为,耕地保护主要是针对农民,是在跟农民过不去,特别近些年开展的农村乱占耕地建房专项整治、耕地流出整治中的“退林还耕”,以及设施农业用地政策调整,不允许耕地建养殖场等等,好像都是针对农民而来。
有的农民在耕地建设住宅被强制拆除,有的是耕地种树被强制砍伐,有的甚至在耕地建养殖场也不被允许。
实际上,耕地保护不只是针对农民,不只是针对农村的耕地建房和耕地种树。近日,自然资源部通报了67个耕地保护督察中发现的违法违规重大典型问题,仍有一些地方“顶风”侵占耕地挖湖街景、建设绿色通道,仍有一些市县政府及部门非法批地、违法征地、主导推动违法占地,仍有一些地方补充耕地不实、弄虚作假等等,特别是以下4类政府主导问题,是违法用地问题的大头,下一步要强力推进整治整改。
(1)挖湖造景问题。一些地方以生态保护、环境治理为名,在旅游红利、政绩工程等因素的推动下,挖田造湖、挖湖造景,不管地类是不是耕地,是不是永久基本农田,把大量良田变成湖泊水面和人造景观,占地量非常巨大,有的一起占地面积就高达2300多亩。
在2020年9月印发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中,明确提出“禁止以河流、湿地、湖泊治理为名,擅自占用耕地及永久基本农田挖田造湖、挖湖造景”。这类行为属于典型的顶风违占,必须坚决纠正、严肃处理。
(2)超标准建设绿化带问题。铁路、公路两侧以及河渠两侧、水库周边用地范围建设绿化带,必须经过审批且有着明确的标准要求,比如,道路沿线是耕地的,两侧用地范围以外绿化带宽度不得超过5米,其中县乡道路不得超过3米。
但一些地方超标准占用耕地建设,通报指出的一地未经批准占用耕地840多亩,占用耕地在河渠两侧建设绿化带,造成大量耕地减少,这也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明令禁止的内容,必须整改到位。
(3)农庄农旅建设问题。在乡村振兴大环境下,国家允许和鼓励乡村旅游、设施农业建设,但在用地上有着严格的限制,涉及非农设施占用耕地等农用地的,应当办理转用手续。
但一些地方以乡村旅游、设施农业、农业产业为名,未经转用审批占用大量耕地,通报中有一地占用土地490多亩,建设现代农业观光项目,已建成农产品展销大厅、游客中心、林海木屋、萌宠动物园、摩天轮等游乐设施,大量耕地被破坏。
(4)市政公园建设问题。公园建设属于市政工程,虽然说公园内不全是建筑物,有不少的绿地、树林,但公园是一个整体,必须按市政工程全部转用征收为国有建设用地。但一些地方市政公园、体育公园等建设中,采取“以租代征”的方式租用农民土地,造成耕地数量大量减少。
通报中有一地建设城市体育公园,占地369亩,其中耕地121亩,县政府参照征收补偿方式对村集体和农民进行了补偿,但没有上报转用征收审批,这里面还存在着严重的违法批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