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快递

瞄准这一难啃的千亿市场国内外药企迎难而上-pg电子竞技平台

2022-09-25 05:26:02  信息编号:k225188  浏览次数:154

9月21日为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的主题是 " 知彼知己 早防早智——携手向未来 "。

新的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中约有1500万痴呆患者,其中1000万是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由于上市药物有限,目前广大患者仍面临巨大的尚未被满足的临床治疗需求。


   庞大的患者群体带来了巨大的用药市场需求。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全球阿尔茨海默病药市场规模达到了230亿元,预计2026年将达到25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5%。

在国内,阿尔茨海默病药市场规模将达到千亿元。


   面对这一难啃但空间庞大的市场,包括礼来、强生、罗氏、艾伯维、默克,以及绿谷制药、东阳光药、海正药业、通化金马等大批国内外药企迎难而上,积极布局。


   目前,已上市的阿尔茨海默病药物稀少,且多以改善临床症状为主。

其中,渤健和卫材共同研发的阿杜卡尼单抗(aducanumab)2021年获fda快速审批通道批准上市。

2019年11月,国内迎来了附条件获批上市的绿谷制药甘露特钠胶囊(gv-971,商品名:九期一),该药品为中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原创新药,在2021年12月被列入医保。


   不过上述药物自上市以来存在一些争议。

2022年4月22日,渤健宣布决定撤回aduhelm(阿杜卡尼单抗的商品名)在欧洲的上市申请。

2022年5月,绿谷制药也宣布,决定提前终止用于九期一的国际多中心3期临床研究。

公司表示将集中资源把现有市场做好,并坚持该药的国际上市注册目标,在未来条件允许时重启国际临床研究。


   业内指出,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研发难度高,研发成本高,面临的失败风险也非常大。

此前,已经有不少药企研发的产品折戟。

比如今年6月16日,罗氏和班纳老年痴呆症研究所联合宣布,crenezumab(克雷内治单抗)在阿尔茨海默症预防倡议(api)项目中的ii期临床未达到主要研究终点。

这意味着该款针对ad的新药研发失败。

另外,强生、辉瑞、礼来等制药头部企业也曾纷纷在此折戟。


   有研究报告显示,在1998年至2017年期间,研发治疗和预防阿尔茨海默症药物的尝试失败了约146次,只有4种新药被批准用来治疗该疾病的症状。

从数据可见,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药物研发成功并非易事。


   一些入局药企并不打算就此放弃。

比如,礼来的donanemab已在美国完成上市申请。

该药物成为2022年备受期待上市的药物之一。

evaluate vantage预计,在2026年,该药的销售额将达到60亿美元。

在国内,今年4月8日,该药在中国申报的临床试验申请已获受理。


   另外,不少本土药企也在积极布局。

其中,通化金马的1.1类新药琥珀八氢氨吖啶片在国产新药中的研发进度靠前,2017年已经进入ⅲ期临床。

2022年半年报显示,该产品ⅲ期临床试验药学研究已结束,完成药学资料,临床临近揭盲统计。

除通化金马外,国内还有东阳光药、海正药业、恒瑞医药等大批药企正在开展ad新药或仿制药研发。


   据智慧芽全球新药数据库显示,截至9月21日,全球含有阿尔茨海默病适应症开发的药物共有627个,其中249个处于临床前,进入临床试验阶段的药物中,已经进入ⅲ期临床的仅有48个,还有4个正在申请上市。

随着药企们不懈努力,愈战愈勇,相信在未来的某天会有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有效药物诞生,给广大患者家庭带来希望。


   免责声明:在任何情况下,本文中的信息或表述的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免责声明: 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相关资讯

|导航

环保设备网 pg电子娱乐平台的版权所有 ©2017

网站地图